你(們)何時加入合唱團?
頌穎:最早加入音契在1989年,應該是《心靈樂篇I》的時候。當時音契還隸屬在「校園團契」,團練的地點在現今校園書房,屋頂是加蓋鐵皮的五樓,以及二樓的大教室。每週日下午5:00到7:00練習。當時詩班有周美智、林美智、駱惠珠、錢善華老師等。那時我姊頌恩在唸師大音樂系,說音契詩班缺人,在那兒可以學很多東西,就拉我參加。懵懵懂懂唱了兩年,唱完《心靈樂篇II》後,因學校畢業要當兵,就離開音契。
兩年後退伍繼續唸書,到畢業又工作了將近兩年,有一次在校園書房遇到范姐,她說音契很缺人,一直希望我回去;考慮很久,認為成為社會人士,只要有工作就很難持續參加。但范姐毫不放棄的遊說,再回到詩班,已經是1997年。時間過得真快,距上次離開詩班已時隔7年。
宜君:我與音契的第一次接觸是在1988年的懷恩堂聖誕音樂會,那時我剛信主不到一個月。由於愛唱歌,從小到大「合唱」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份;知道有音契音樂會,便抱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去欣賞。那次的主題是「請問•生命」,我在台下聽得既感動又羨慕,好希望有機會也能參與這樣的事奉。但當時對我而言那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因為音契以音樂科系為主,程度太好了,我一定是考不進去的。
後來因為服事的重心放在教會,音契也就慢慢被擠到記憶的角落,幾乎是快忘記了。一直到1994年7月報名第一屆飛颺音樂營的小隊輔,意外地發現許多營會同工都是音契的人,覺得自己程度還能跟得上,於是當年9月音契招生時,我被正式錄取加入詩班,直到現在。
在合唱團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?
頌穎:1994年,音契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心靈樂篇,我坐在觀眾席欣賞演出,詩班唱著一首久違的曲子「 是神」。聽著熟悉的旋律,在即將終了前的一段,指揮以
Allegro 速度進入最後的結束,不料合唱團一開始就沒跟上,整整慢了一拍。就在老師的指揮棒停住的那一瞬間,詩班還在唱……之後整個詩班就像楞住了…全場鴉雀無聲,所有聲音在空氣中靜止,那種感覺真是令人難忘。
宜君:很多的「第一次」都讓我印象深刻,選幾件來講好了。
入團後第一次練唱,我就被嚇到。那次練的是「 是神」,是金哥的老師的作品,一向拿起譜來便能直接視唱的我,第一次發現自己抓不到音,很心虛。那是我第一次唱這麼現代的曲子。練唱結束後,偷偷問旁邊的人:「怎麼辦?我都不會唱。」她回答:「沒關係,我們也是,習慣就好了。」我才鬆一口氣,然後回家自己狂練。後來常常唱金哥的曲子,逐漸也就「百毒不侵」了。(哈哈哈!)
第一次合樂團,當時還是在校園書房的二樓,不是很大的空間裡,要擠下一百多人以及樂器,那時合唱團是很克難地擠在最後面,各自找空隙看指揮,遑論排隊型。可能也是空間有限的關係吧,當樂團奏起音樂,那種震憾與感動,實在是難以形容啊……
1994年10月,音契辦了兩天一夜的音樂營,地點在宜蘭頭城。不料碰上罕見的十月颱,外面風雨交加,但大家在室內卻也玩得很開心。那次音樂營是樂團、合唱團都有參與,許多老師們也攜家帶眷,令人難忘。我後來才知道,那次是音契空前(希望不是絕後)的大活動,後來合唱團雖也辦過幾次音樂營,但是再也沒辦過「全音契」的活動。
那場演出最受感動?
頌穎:參加了那麼多場音樂會,表現好壞各有,如果真的用心準備,就可以看見神的祝福,唯有看見神動工,就會得到最深的感動。我覺得以前唱過的曲子,像是「祂是愛我」、「無以倫比的上帝」、「詩篇一百四十五篇」都很令人感動,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唱。
宜君:唱太多場了,選不出來耶……我覺得每一場的感動都不同,應該要視曲子而定。不過我也發現,當你預備了多少,回饋就有多少。如果只是看譜唱,那進步就很有限,但是當你做了功課,去瞭解樂曲結構、作曲背景,並且把譜背熟,能夠跟上指揮的要求,那收穫最多的還是自己。另外,我也認為,自己要先能被曲子感動,才能感動別人。
你們是在合唱團認識並締結良緣,如何幫補對方?
頌穎:現在想起來,我覺得宜君的幫補應該是從神來的幫補。(宜君在旁邊狂笑中…)在我再度回到音契後,重心仍放在工作上,想從工作中獲得成就,所以並不認真參加練習。所以常常在聲樂上有些困擾。我禱告神如果要我繼續待在音契,那就讓我有機會上聲樂課,解決發聲的困擾。後來參加周美智老師的聲樂小組,也認識一起上課的宜君,上課的方式是每次安排一、二位組員,各上半小時的個別課。每當有人臨時無法上課,就由我接替,這個情況持續3年,在這段時間受到密集的聲音訓練,讓我得到許多造就。
和宜君交往後,我去旁聽宜君教會的信仰課程。一方面是陪她去,一方面也想聽聽不同教會對基本信仰的觀點。就在此我受到主的呼喚,如果要跟隨祂,就必需完全專心。我被主吸引回祂的面前,讓主在我人生中不再是次要的,而是主要的。我認為如果我們走的路目標是正對--神,不偏離左右,時候到了幫補的人就會出現。
宜君:哇哈哈哈,這完全不是我來音契的本意啊~~~~ (狂笑光速逃……)我想是神非常愛我,賜給我一個超過所求所想的伴侶
^_^。頌穎有一些我所缺乏的優點和特質,能成為我的提醒。我們有相似的地方,也有互補的地方。基本上,我想,就是互相cover啦!
身為團長、資深團員對合唱團的期待和展望。
頌穎:現在音契和以前是不同,但是福音事工的目標始終一樣。以前的團員來音契只是單純地唱歌,方向、異象、行政擔子只落在指揮和辦公室同工的身上。現在的團員較清楚自己為什麼而來,並且在信仰也有增長。
以前詩班曾經到各國中的週會開音樂會,雖然現在環境不同,已無法這麼做。我仍盼望詩班能出自己的音樂佈道人才,自己的講員。如果屬靈的生命能夠更豐盛,我們就能做更多的見證。音契是來自校園,或者可見的將來,我們可以回到學校,到大學、或音樂系,開音樂佈道會。我們有很棒的音樂基督徒老師,讓別人看見我們的音樂,因有基督的生命,而完全不同。
宜君:我很希望合唱團能有一套常備曲目,是隨時能拿出去打仗傳福音的。不一定要很重、很大,也不一定要樂團。其實有許多的聖詩都非常美,也有豐富的信息,金哥一些早期的作品也非常適合用於佈道,願藉詩歌去傳那美好的消息。其實以前合唱團辦過幾次只有合唱團的音樂會,效果都不錯。記憶猶新的是幾年前的「從彌賽亞到聖保羅」,還有早年由錢善華老師指揮的「經文歌探源」,有些歌我到現在都還記憶深刻。
另一方面,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清楚來到這裡的目的,不是為了成就感滿足自己,也不是為了交朋友找對象。音契是一個事奉團隊,既是事奉,就要有委身的心志,要付代價。音樂不能凌駕信仰,若有音樂而沒有生命,那並不是事奉,只是拿神所賜的禮物往自己臉上貼金。<太六33>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
期望每位團員在這裡都能有成長,有更新,唱得快樂,生活得力。
|